• <tbody id="lwvve"><output id="lwvve"><xmp id="lwvve"><span id="lwvve"><input id="lwvve"></input></span>

    <label id="lwvve"></label>

    Skip to main content
     首頁(yè) » 美食

    牛肉的部位圖解與做法(牛肉部位圖解及吃法高清)

    2022年10月23日 03:06:102網(wǎng)絡(luò )

    牛肉部位圖解及吃法高清

    牛除了生長(cháng)地、年齡、肥瘦會(huì )影響肉質(zhì)外;一頭牛,依其部位的不同肉質(zhì)也有所差異;各國對各部位的劃分、名稱(chēng)也不盡相同;自菜中,牛肉所使用的用途,非常的廣。依牛肉使用的烹調方法不同,牛肉各部位的名稱(chēng)和用途就能區分為以下幾種: 肩胛肉 :為頸部到肩胛骨之問(wèn)的肉;筋較多,肉質(zhì)硬;多用於煮燉、煨湯、 絞 碎肉等。 上里脊肉:瘦肉多,且肉中夾雜較多的脂肪;適用於燒烤、牛排。 內里脊肉:位在上里脊和內里脊中間的腰肉部份,是背肉中斷面最大的部位,也是牛肉中,最高級最嫩的部位,脂肪含量適中,適用於牛排、爆炒使用。例如:腓力牛排、丁骨牛排等,即屬於此部位。 下里脊肉:又稱(chēng)腰背肉,是腰肉的尾端;肉質(zhì)細嫩僅次於腓力,脂肪含量適中,多做牛排、燒烤使用;稱(chēng)沙朗牛排。 腿肉:是牛經(jīng)常活動(dòng)的部位;故肉質(zhì)較粗、脂肪含量少,多用於燉、絞肉的烹調方法,而內大腿肉部位,則較柔軟些;可用於牛扒、炭扒。 前脛肉:為牛腿的部位;這部份是運動(dòng)最多的部位。肉質(zhì)最硬且肉筋多,俗稱(chēng)牛腱。適合燉、鹵長(cháng)時(shí)間的烹調。 腹部肉:肉質(zhì)呈五花三層,精肉和脂肪交替,筋腱多呈扁平狀;適合清燉、紅燒,例如紅燒牛腩。 牛尾:牛尾在菜式中用途不廣,但營(yíng)養含量十分豐富,常用於烹煮湯式料理,多以煮燉的烹調法;因牛尾的肉少又硬筋也很多,長(cháng)時(shí)間的煮燉才會(huì )軟。且若搭配蔬菜共煮,將更形美味。 牛舌:一個(gè)重達1500~2000公克的牛舌,其肉質(zhì)較硬并含有少量的脂肪和筋膜;表皮有層粗糙的厚皮,不可食用,烹調前須剝除。牛舌分有舌根和舌尖,舌根處肉質(zhì)較軟,舌尖則硬許多,選購時(shí)應挑選舌根較厚的牛舌且以新鮮的為佳。 牛小排:肉質(zhì)結實(shí),油脂含量較高,且分布平均;適合燒烤、牛排,例如:碳烤牛小排。 牛小腿:牛肉中,牛小腿的肉質(zhì)算是最結實(shí)、硬且肉筋最多的部位;不過(guò),其肉中膠質(zhì)含量多,適合久煮的烹調法,例如:清燉。 柳肉 :位於脊椎骨內側,兩根細長(cháng)的肉,是牛肉中最柔軟的部位;脂肪含量少,適合牛排的制作。

    牛肉各種部位及吃法

    供生吃的牛肉必須是剛宰剝的,最好體溫還未散。肉店里掛的牛肉盡管很新鮮,因為已冷卻,就不宜生吃了。也不是任何部位的牛肉都能生吃。供生吃的肉主要是“里脊”和其周?chē)钅鄄课坏娜狻f(shuō),一頭牛身上能生吃的部分,只有1/5左右,主要是瘦肉。偶爾也有吃肥膘的人,那是在吃生肉方面造詣很深的人才能為的。 但是,生吃牛肉一定要小心寄生蟲(chóng)。

    牛肉的部位圖解與吃法

    目前市面上的和牛一般可以分為日本和牛和澳洲和牛兩種,其中日本和牛一般是按照A、B、C的等級標準來(lái)進(jìn)行判定,A級的等級標準是最高的,而每個(gè)等級后面又有1-5個(gè)肉質(zhì)等級,5級是最高的,所以對于日本和牛來(lái)說(shuō),A5的等級就是最高的。

    而澳洲和牛則是用M級別來(lái)進(jìn)行判定,官方的評定標準是M1-M9,其中M9和牛的肉質(zhì)口感相當于日本和牛的A3級肉質(zhì),但現在市面上也有M10-M12更高的等級,其中M12的登記相當于A(yíng)5。

    牛肉的部位圖解

    常見(jiàn)牛肉部位

    1??里脊(又稱(chēng)牛柳)位于腔體內

    肉質(zhì)Z細嫩的部位,纖維走向一致。適合煎制是制作牛排的上等原料。

    煎、烤、涮

    2??肩肉,牛的前肩胛部,前腿的上部

    牛肩肉的間隙脂肪含量較多,肉質(zhì)鮮嫩。

    燉、烤、燜等。

    3??上腦,牛后頸部位的肉,位于頸部上側,脊骨兩側,肋條前。

    肉肥瘦交錯,且比例比較均勻,肉質(zhì)細嫩多汁。

    涮、熘、炒、氽等。(如清燉牛上腦、香煎牛上腦等)

    4??牛腩位于牛腹部

    外表面分別覆蓋筋膜,肥瘦相間,肉絲纖維較粗,肉質(zhì)稍韌。

    燉制。

    5??牛舌,牛的口腔內

    外層有一層老皮吃的時(shí)候要去掉,口感比牛瘦肉稍嫩些

    牛肉部位做法大全

    牛肉的20個(gè)部位圖解

    牛肉的20個(gè)部位圖解 這個(gè)是全面的圖,很多專(zhuān)業(yè)用語(yǔ)都用這個(gè)圖來(lái)解釋?zhuān)呛芏嗟胤饺舛加兄貜停晕矣孟旅嬉粡埻ㄋ滓锥膱D給大家講解。

    牛柳是牛的里脊肉,里脊是牛、羊、豬等脊椎骨兩側的嫩肉 。選購里脊肉時(shí),要求其色澤紅潤,肉質(zhì)透明,質(zhì)地緊密,富有彈性,手按后能夠很快復原,并有一種特殊的豬肉鮮味。

    牛肉各個(gè)部位適合怎么吃圖解

    由上到下,牛肉由嫩到老,一般來(lái)說(shuō),月靠下的部位,牛肉越老。具體來(lái)說(shuō),特級的是牛里脊,一級的是上腦和外脊,二級的是仔蓋和底板,三級的是肋條和胸口,四級的是脖頭和腱子,牛很少能活動(dòng)到的地方,肉質(zhì)越嫩,肌肉纖維越細;牛活動(dòng)越頻繁的地方,肉質(zhì)越老,肌肉纖維越粗。牛里脊是牛肉中肉質(zhì)最嫩的部分,且大多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,適合煎炒炸等烹飪方式。

    牛肉部位圖解及吃法高清圖

    牛除了生長(cháng)地、年齡、肥瘦會(huì )影響肉質(zhì)外;一頭牛,依其部位的不同肉質(zhì)也有所差異;各國對各部位的劃分、名稱(chēng)也不盡相同;自菜中,牛肉所使用的用途,非常的廣。

    依牛肉使用的烹調方法不同,牛肉各部位的名稱(chēng)和用途就能區分為以下幾種: 肩胛肉 :為頸部到肩胛骨之問(wèn)的肉;筋較多,肉質(zhì)硬;多用於煮燉、煨湯、 絞 碎肉等。上里脊肉:瘦肉多,且肉中夾雜較多的脂肪;適用於燒烤、牛排。內里脊肉:位在上里脊和內里脊中間的腰肉部份,是背肉中斷面最大的部位,也是牛肉中,最高級最嫩的部位,脂肪含量適中,適用於牛排、爆炒使用。例如:腓力牛排、丁骨牛排等,即屬於此部位。下里脊肉:又稱(chēng)腰背肉,是腰肉的尾端;肉質(zhì)細嫩僅次於腓力,脂肪含量適中,多做牛排、燒烤使用;稱(chēng)沙朗牛排。腿肉:是牛經(jīng)常活動(dòng)的部位;故肉質(zhì)較粗、脂肪含量少,多用於燉、絞肉的烹調方法,而內大腿肉部位,則較柔軟些;可用於牛扒、炭扒。前脛肉:為牛腿的部位;這部份是運動(dòng)最多的部位。肉質(zhì)最硬且肉筋多,俗稱(chēng)牛腱。適合燉、鹵長(cháng)時(shí)間的烹調。腹部肉:肉質(zhì)呈五花三層,精肉和脂肪交替,筋腱多呈扁平狀;適合清燉、紅燒,例如紅燒牛腩。牛尾:牛尾在菜式中用途不廣,但營(yíng)養含量十分豐富,常用於烹煮湯式料理,多以煮燉的烹調法;因牛尾的肉少又硬筋也很多,長(cháng)時(shí)間的煮燉才會(huì )軟。且若搭配蔬菜共煮,將更形美味。牛舌:一個(gè)重達1500~2000公克的牛舌,其肉質(zhì)較硬并含有少量的脂肪和筋膜;表皮有層粗糙的厚皮,不可食用,烹調前須剝除。牛舌分有舌根和舌尖,舌根處肉質(zhì)較軟,舌尖則硬許多,選購時(shí)應挑選舌根較厚的牛舌且以新鮮的為佳。牛小排:肉質(zhì)結實(shí),油脂含量較高,且分布平均;適合燒烤、牛排,例如:碳烤牛小排。牛小腿:牛肉中,牛小腿的肉質(zhì)算是最結實(shí)、硬且肉筋最多的部位;不過(guò),其肉中膠質(zhì)含量多,適合久煮的烹調法,例如:清燉。柳肉 :位於脊椎骨內側,兩根細長(cháng)的肉,是牛肉中最柔軟的部位;脂肪含量少,適合牛排的制作。

    介紹一下牛肉的各個(gè)部位的吃法

    牛里脊吧下面是資料簡(jiǎn)單介紹牛的主要部位適合的烹調方式: 1.選 2.腌 3.火侯,三道工序,都會(huì )影響牛肉烹調的的嫩老。 1.牛肉選購是第一關(guān)鍵,挑選牛肉大有文章, 嫩質(zhì)牛肉適合炒肉片,火鍋. 如用于燉,燒.則嚼如木屑. 老質(zhì)牛肉適合燉,燒. 如用于炒肉片,火鍋 .則嚼如皮筋. 牛肉品種繁多,適合炒肉片的嫩質(zhì)牛肉只占供肉總量25%,價(jià)格又貴.不得不多下功夫.中餐館炒牛肉片大多選用: 里脊 2。腌制吸汁工序是第二關(guān)鍵,腌制吸汁保證肉片成品汁飽嫩滑,至關(guān)重要,肉片吸汁越多,口感越水嫩(餐館訣竅). 具體做法:牛肉切片時(shí) 看清肌肉紋理,橫截纖維,下刀切片。按照菜譜把調味料伴入牛肉片,可醞量多加些鹽(50-80%),同時(shí)伴入掛漿水淀粉。冰箱冷置約30分鐘后加水20-30%,分批伴入(約20分鐘),肉片越咸越能吸水.腌制完畢放冰箱備用.筆者不贊成放蘇打粉Baking Soda破壞風(fēng)味.可酌情加些嫩肉粉 Meat Tenderizer,其主要成份(按量)依次是鹽,糖,木瓜蛋白酶. 3. 火侯:中火熱油,下牛肉片(主料)劃散,至變色立即出鍋。洗鍋,按菜譜炒制配料(如青椒,青花菜等)炒至九分熟,倒入牛肉片,伴炒入味,數十秒鐘即可出鍋裝盤(pán)。(炒制配料時(shí)可少放些鹽) 以下是牛肉各部位和質(zhì)地簡(jiǎn)解.由上到下,由嫩到老排列。 一: 腰 腹 部 分(質(zhì)嫩): 適合炒肉片,火鍋 Tenderloin (Short loin) $8-12/lb.里脊 ............. (脊骨內側(腹側)條肉) Porterhouse(Short loin) $5-12/lb.里脊,外脊 ........ (臀腰部脊骨背側肉) T Bone ... (Short loin) $5-10/lb.里脊,外脊 ........ (胸腰部脊骨背側肉) Strip loin (Short loin) $5-10/lb.嫩腰(詐稱(chēng)里脊) ... (二側腰肉) Rib eye ......... (Rib) $5-10/lb.上腦,外脊(詐稱(chēng)里脊)(胸部背脊肉,略肥) Top Sirloin . (Sirloin) $4-8/lb. 米龍(詐稱(chēng)里脊) ... (盆骨后肌,近腰臀肉) Tir-tip ..... (Sirloin) $4-8/lb. 三岔肉 ........... (盆骨前肌,近腹腿肉) Hanger ........ (Flank) $2-6/lb. 牛腩 ............. (胸腹隔肌) Flank, Skirt .. (Flank) $2-6/lb. 牛腩,腰窩 ........ (下腹肌) 二:后 腿 部 分:(較老,瘦),適合:烤,醬,鹵 Rump ......... (Round) $2-5/lb. 后腿,仔蓋,臀尖 ... (近腿臀肉) Sirloin tip .. (Round) $2-5/lb. 后腿,粗和尚頭 .... (大腿前伸肌) Eye round .... (Round) $2-4/lb. 后腿,榔頭肉 ...... (大腿肚內芯) Top Round .... (Round) $2-4/lb. 后腿,仔蓋,底板肉 . (大腿肚) Bottom Round . (Round) $2-3/lb. 后腿,黃瓜肉,腱子肉 (大腿肚近膝) 三: 肩 胸 (前腿) 部分 (質(zhì)老,略肥) === 適合:燉,紅燒,醬,鹵 Blade .... (Chuck eye) $2-5/lb. 上腦,前燒 . (近頸脊背肉,質(zhì)較嫩) 7 Bone ....... (Chuck) $1-3/lb. 前燒,牛肩肉 (肩背肉) Shouder ...... (Chuck) $1-3/lb. 前燒,牛肩肉 (肩臂肉) 四: 肘子, 胸口 (質(zhì)極老), 適合:燉,紅燒,醬,鹵 Shank ... $2-3/lb. 肘子,蹄胖,牛腱子 . (前后小腿,瘦) Plate ... $2-3/lb. 弓扣,牛筋肉,牛腩 . (上腹肌,瘦) Brisket . $1-2/lb. 胸口,奶脯,牛筋肉 . (胸脯肉,肥)

    牛肉各部位介紹及吃法 圖

    牛肉各部位吃法

    一、牛頸肉

    肥瘦兼有,肉質(zhì)干實(shí),肉紋較亂,適宜制餡或煨湯,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%,做牛肉丸不錯。

    家庭牛肉丸

    用料:

    瘦牛肉500g / 雞蛋3個(gè) / 醬油

    鹽 / 五香粉適量 / 姜末少許

    做法:

    1.絞瘦牛肉500克,雞蛋3個(gè),醬油少許,鹽和五香粉適量,姜末少許,加入200克水,用手辦成稀糊狀

    2.再加入淀粉50克攪拌均勻,然后再加入適量面粉調勻肉餡,調到肉餡成稠糊狀,從手中擠出成型圓丸時(shí),即下油鍋炸置焦黃色,撈出

    二、肩肉

    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,纖維較細,口感滑嫩,適合燉、烤、燜,咖喱牛肉

    燉牛肉

    用料:

    牛肋條肉800g / 醬油3大勺 / 黃酒3大勺

    大牛肉粉少許 / 鹽 / 八角 / 花椒 / 蔥姜片

    做法:

    1.將肉洗凈后切成2公分左右的塊狀

    2.蔥姜洗凈后切成蔥段和姜片備用

    3.熱鍋涼油,待油燒制五成熱時(shí)放入花椒八角、蔥姜片爆香

    4.接著(zhù)將牛肉塊倒入鍋中煸炒,再放入黃酒煸炒片刻

    5.倒入沒(méi)過(guò)牛肉塊足量的清水后倒入醬油(此時(shí)不要放鹽)

    6.水開(kāi)后撇去浮沫,蓋上鍋蓋后轉小火燉90分鐘后

    7.放入適量的鹽和大喜大牛肉粉后,繼續小火燉30分鐘

    8.最后根據自己的口味轉大火收汁(燉牛肉湯汁不宜過(guò)少,要稍稍多些)

    三、眼肉

    一端與上腦相連,另一端與外脊相連,外形酷似眼睛,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,肉質(zhì)細嫩,脂肪含量較高,口感香甜多汁,適合涮、烤、煎。

    快手水煮牛肉

    用料:

    牛肉 / 生菜 / 洋蔥 / 老姜 / 蒜瓣3片

    蔥 / 花椒 / 老干媽 / 豆瓣醬 / 干辣椒

    做法:

    1.牛肉用玉米淀粉,料酒,少量醬油,少許鹽,少許蛋清姜末調味,冰箱里冷藏兩小時(shí)

    2.生菜碼放在碗底

    3.熱油,下洋蔥,姜片少許蒜末爆炒。加豆瓣醬,老干媽炒出味,鹽和醬油根據口感自己斟酌。加水煮開(kāi),水開(kāi)后把腌好的肉片快速依次放入鍋中攪開(kāi)!最多幾十秒,看肉變色關(guān)火倒入碗中!

    4.肉片碼放整齊凹造型,上面撒上蒜末,蔥花,干辣椒,一鍋熱熱的辣油淋上去就好啦~

    四、胸肉

    在軟骨兩側,主要是胸大肌,纖維稍粗,面紋多,并有一定的脂肪覆蓋,煮熟后口感較嫩,肥而不膩,適合燉、煮湯。

    山藥枸杞牛肉湯

    用料:

    牛肉500g / 山藥1段 / 胡蘿卜1根 / 枸杞1把

    紅棗6、7枚 / 大蔥適量 / 生姜適量 / 香葉2片

    紹酒1大勺 / 鹽適量 / 胡椒粉適量 / 香菜適量

    做法:

    1.牛肉切大塊放入涼水鍋中,大火燒開(kāi),待血沫滲出后撈出,用溫水沖洗干凈備用

    2.另取一鍋(用的是微壓鍋),放入牛腩塊、姜片、大蔥段、香葉、紅棗、紹酒和水,中火燒開(kāi)后,蓋上壓力鍋蓋,上汽后轉小火壓30分鐘(如果用普通鍋,大火燒沸后蓋上蓋子轉小火慢慢燉煮約60分鐘左右至牛肉熟軟)

    3.胡蘿卜、山藥去皮,切滾刀塊,枸杞用流動(dòng)的水沖洗一下

    4.打開(kāi)壓力鍋,揀去蔥段、姜片、香葉不要,放入山藥、胡蘿卜和枸杞,繼續蓋上壓力鍋蓋,上汽后轉小火壓7、8分鐘。(如果用普通鍋,繼續燉煮約20分鐘)

    5.最后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并略煮

    6.出鍋前撒入香菜碎,或在食用前根據喜好撒入各自碗中

    五、外脊

    外脊(也稱(chēng)西冷或沙朗),牛背部的最長(cháng)肌,我們常吃的西冷/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,因為有脂肪,所以煎、烤起來(lái)味道更香。

    土豆洋蔥烤牛肉

    用料:

    土豆 / 洋蔥 / 牛肉塊 / 胡蘿卜 / 大蒜 / 生姜

    做法:

    1.用料酒生姜醬油及烤肉醬(照燒醬或干脆多加點(diǎn)醬油也可)腌制牛肉一小會(huì )兒

    2.胡蘿卜切滾刀塊,洋蔥土豆切丁

    3.烤盤(pán)上附上錫箔紙,倒點(diǎn)油在錫箔紙上防治土豆粘住

    4.烤箱預熱,蔬菜加入烤盤(pán)加醬汁拌勻

    5.將牛肉放入烤盤(pán)與蔬菜混合,放入烤箱中30分鐘(主要看牛肉和土豆的成熟程度)中間每隔6-8分鐘可以翻動(dòng)一下

    六、牛腩

    肥瘦相間,肉質(zhì)稍韌,但肉味濃郁,口感肥厚而醇香,適合清燉或咖喱。

    咖喱牛腩

    用料:

    牛腩 500g / 胡蘿卜2根 / 土豆2個(gè) / 洋蔥半個(gè) / 咖喱膏3塊

    椰漿150ml(一定是濃郁乳白色的椰漿,不是那種飲料)

    香葉兩片 / 八角一個(gè) / 花椒幾粒 / 姜一塊

    做法:

    1.土豆去皮切塊(切完用冷水浸泡以免發(fā)黑)胡蘿卜洗凈切滾刀塊,洋蔥切片,牛腩切大塊

    2.牛腩焯水后,沖洗干凈

    3.放入高壓鍋內,加開(kāi)水、香葉、八角、花椒、拍破的姜,上汽后壓20分鐘(喜歡牛肉軟爛點(diǎn)的可以適當加長(cháng)時(shí)間)

    4.炒鍋內倒少量油,八成熱后,放入土豆、胡蘿卜與洋蔥,炒到表面收縮、微焦后撈出備用

    5.將牛腩與炒好的蔬菜放入燉鍋中,加入剛才煲牛腩的肉湯,剛浸過(guò)食材即可。大火燒開(kāi)后,放入三塊咖喱膏

    6.中小火燉煮20分鐘,之后淋入椰漿調勻即可關(guān)火。其間可以嘗嘗味道,根據各人口味決定是否調入鹽和糖

    小貼士:如果是燉牛肉這類(lèi)不容易軟爛的肉類(lèi)時(shí),事先將它單獨煲煮一定時(shí)間,再放入燉鍋加咖喱膏一塊燉。一方面用燉過(guò)肉的湯汁來(lái)煲咖喱會(huì )更加美味,另外也不會(huì )出現肉還沒(méi)軟而蔬菜都燉爛了這種情況。

    牛肉部位圖解及吃法高清大圖

    牛肉是人們最?lèi)?ài)吃的肉之一,僅次于豬肉,牦牛肉蛋白質(zhì)含量高,脂肪含量低,肉質(zhì)鮮嫩,味道鮮美,所以受人喜愛(ài),享有“肉中驕子”的美稱(chēng)。但是,吃牛肉也是很講究的,牛肉的部位不同,做法也不同。以下是牛肉的分割部位圖及其做法

    01

    牛頸肉

    牛頸肉:牛頸肉肥瘦兼有,肉質(zhì)干實(shí),肉紋較亂。適宜制餡或煨湯,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%,做牛肉丸不錯。

    02

    肩肉

    肩肉: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,纖維較細,口感滑嫩。適合燉、烤、燜,咖喱牛肉。

    03

    上腦

    上腦:肉質(zhì)細嫩,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。上腦脂肪交雜均勻,有明顯花紋。適合涮、煎、烤,涮牛肉火鍋。

    04

    胸肉

    胸肉:在軟骨兩側,主要是胸大肌,纖維稍粗,面紋多,并有一定的脂肪覆蓋,煮熟后口感較嫩,肥而不膩。適合燉、煮湯。

    05

    眼肉

    眼肉:一端與上腦相連,另一端與外脊相連。外形酷似眼睛,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。肉質(zhì)細嫩,脂肪含量較高,口感香甜多汁。適合涮、烤、煎。

    06

    外脊

    外脊:(也稱(chēng)西冷或沙朗)牛背部的最長(cháng)肌,肉質(zhì)為紅色,容易有脂肪沉積,呈大理石斑紋狀。我們常吃的西冷/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.比起菲力,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(lái)容錯率要稍微大一些,因為有脂肪所以煎、烤起來(lái)味道更香,口感也很好。

    07

    里脊

    里脊:(也稱(chēng)牛柳或菲力)牛肉中肉質(zhì)最細嫩的部位,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。里脊也就是一般所稱(chēng)的小里肌肉,是運動(dòng)量最少、口感最嫩的部位,常用來(lái)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。菲力牛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,多一分就柴,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-5成熟,已保持肉的鮮嫩多汁。

    08

    臀肉

    臀肉:(也稱(chēng)米龍、黃瓜條、和尚頭)肌肉纖維較粗大,脂肪含量低。只適合垂直肉質(zhì)纖維切絲或切片后爆炒。

    09

    牛腩

    牛腩:肥瘦相間,肉質(zhì)稍韌。但肉味濃郁,口感肥厚而醇香。適合清燉或咖喱。

    10

    腱子

    腱子:腱子肉分前腱和后腱,熟后有膠質(zhì)感。適合紅燒或鹵、醬牛肉。

    閱讀延展
    一级特级全黄,韩国毛片在线,阿v网站免费精品,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台东县| 青川县| 新密市| 龙井市| 高密市| 三台县| 阳新县| 依安县| 西藏| 来安县| 岚皋县| 乌兰察布市| 平邑县| 日照市| 固原市| 定结县| 化隆| 全南县| 黑河市| 剑川县| 双桥区| 新竹市| 祁阳县| 灯塔市| 贵南县| 当阳市| 石渠县| 东阿县| 分宜县| 九江县| 平和县| 丹棱县| 奇台县| 金乡县| 兴安县| 金山区| 德州市| 津南区| 鄂尔多斯市| 即墨市| 方山县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