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body id="lwvve"><output id="lwvve"><xmp id="lwvve"><span id="lwvve"><input id="lwvve"></input></span>

    <label id="lwvve"></label>

    Skip to main content
     首頁(yè) » 習俗

    習慣法的定義

    2021年06月30日 22:03:05220

    習慣法是指獨立于國家制定法之外,依據某種社會(huì )權威確立的、具有強制性和習慣性的行為規范的總和。它既非純粹的道德規范,也不是完全的法律規范,而是介于道德與法律之間的準法規范。
    習慣法有別于習慣,盡管習慣法并未形諸文字,但并不因此而缺乏效力和確定性,這使得習慣法被稱(chēng)之為“法”,并具有法的“規范性”與“強制性”。
    習慣法還具有非明示性和穩定性,習慣法是在長(cháng)期的生產(chǎn)、生活中逐漸形成的,通常是不成文的,外界不易了解。習慣法是由人們在長(cháng)期的生產(chǎn)、生活中反復實(shí)踐,自發(fā)漸進(jìn)形成的,作為歷史的積淀,具有較強的穩定性,有的習慣法的影響是如此的彌久,甚至可以延續上千年。



    擴展資料?
    在法律史上,制定法、判例法和習慣法不但猶如“三駕馬車(chē)”,還發(fā)揮著(zhù)更為經(jīng)常的作用。即便是現代法治,也起源于習慣法。在我國,習慣法實(shí)際上起著(zhù)“民法”的作用。一如梁治平在《清代習慣法》中所言,習慣法是“一套地方性規范”,能分配權利與義務(wù)、調解利益沖突。
    國家成文法與民間習慣法有著(zhù)不同的價(jià)值取向。從學(xué)理上看,國家成文法重在于維護階級統治,是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,而民間習慣法多源于約定俗成,符合民眾的心理。在客觀(guān)上,習慣法起著(zhù)“社會(huì )調整器”的作用,或者說(shuō)是“社會(huì )自治”的一種表現形式。
    參考資料來(lái)源:百度百科-習慣法
    參考資料來(lái)源:人民網(wǎng)-習慣法是一種原始的法治形態(tài)

    習慣法的定義

    評論列表暫無(wú)評論
    發(fā)表評論
    一级特级全黄,韩国毛片在线,阿v网站免费精品,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富源县| 平舆县| 安吉县| 合山市| 巩留县| 辛集市| 特克斯县| 揭西县| 团风县| 玉门市| 佛山市| 通州区| 安新县| 阜康市| 无棣县| 延吉市| 泰宁县| 响水县| 乌恰县| 黄平县| 兴化市| 石首市| 衡阳县| 紫金县| 叙永县| 清水县| 太湖县| 密山市| 绥德县| 湖口县| 石渠县| 峡江县| 镇巴县| 土默特右旗| 南乐县| 福鼎市| 封开县| 蓬溪县| 台湾省| 东莞市| 察哈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