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(正月初一)、元宵節(正月十五)、龍抬頭(二月二)、社日節(二月二)、清明節(公歷4月5日前后)、端午節(農歷五月初五)、七夕節(農歷七月初七)、七月半(農歷七月十四/十五)、中秋節(農歷八月十五)、重陽(yáng)節(農歷九月九)、冬至節(公歷12月21~23日)、除夕(年尾最后一天) 等。
中國的民間習俗有哪些?
春節,元宵節,端午節,中秋節等
1.春節:春節是我國最盛大、最熱鬧的一個(gè)古老傳統節日。俗稱(chēng)“過(guò)年”。
2.元宵節:農歷正月十五夜,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,又稱(chēng)上元節,燈節。
3.二月二:民間傳說(shuō),每逢農歷二月初二,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。
4.清明節: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又是一個(gè)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。
5.端午節:農歷五月初五,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,又稱(chēng)端陽(yáng)、重五、端五節。
6.七夕節:每年七月初七,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,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(jiàn)。
7.中秋節:農歷八月十五,是一年秋季的中間,因此稱(chēng)中秋節。
8.重陽(yáng)節: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(yáng)佳節活動(dòng)極為豐富,有登高、賞菊、喝菊花酒、吃重陽(yáng)糕、插茱萸等等。
9.冬至節: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(gè)很隆重的節日。
10.臘八節: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。
11.除夕: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