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 在邯鄲西部有元宵節蕩秋千的習俗,從正月初十開(kāi)始搭建秋千架,到十四、十五兩天的蕩秋千高潮,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參與了這一活動(dòng)。屆時(shí),各個(gè)村鎮之間還將舉行蕩秋千比賽。 乞巧節 農歷二月初二 在磁州附近的山村里至今還有二月二乞巧的習俗。這一天,姑娘們結伴到附近的小山上自制“乞巧飯”,燜小米飯、包水餃、煮米粥都行,最重要的一項是到旁邊的灌木叢中找一種紅色的野生植物果實(shí),(相傳這種果實(shí)有讓人手變巧的功能),將其放入鍋中,然后每一個(gè)姑娘都蒙住眼睛,用筷子夾著(zhù)吃,每人吃之前鍋里都要保證有7個(gè),吃到的越多,手就會(huì )越巧。 叢中花會(huì ) 農歷二月十四至二月十六 叢中是邯鄲的一個(gè)鎮,早在明太祖年間,這里就開(kāi)始舉行民間花會(huì )表演。花會(huì )表演分為四組,共有20多種表演形式,如造型藝術(shù)、武術(shù)、雜耍等,內容都以老百姓喜聞樂(lè )見(jiàn)的一些老故事或歷史故事為主。屆時(shí)在大街小巷都可欣賞到精彩的演出,人們往來(lái)穿梭,絡(luò )繹不絕,熱鬧非凡。 六月六敬谷神 農歷六月初六 在邯鄲西部的武安一帶至今還流行著(zhù)敬谷神的習俗。六月六前后,當地農民所種的谷苗都已出穗,遠遠望去一片金黃。為了慶祝,也為了祈求來(lái)日的風(fēng)調雨順,這一天,家家戶(hù)戶(hù)都要蒸饃、豆包,并把自家蒸出的饃帶到自家的地里,以祈求五谷神能賜給人們一年的好收成。 邯鄲美食: 邯鄲除了有悠久的旅游文化以外,還有豐富的特色飲食文化,早在清朝年間,帝王們到邯鄲避暑,都會(huì )禁不住吃些邯鄲的小吃。特色小吃有:大名二毛燒雞、馬頭天福酥魚(yú)、臨漳臨英扒兔、一簍油水餃、臨洺關(guān)牌驢肉香腸、五百居香腸、津津樂(lè )老槐樹(shù)燒餅、武安拉面、津津樂(lè )菊花包、大名郭八火燒、磁縣胖妮熏雞、一口香水餃、合記包子、廣府牌驢肉、廣府牌酥魚(yú)、馬頭熏兔、涉縣系列小吃、驢油燒餅、桂月牌繒肘、老蘇羊湯、武安小吃。
- 特別關(guān)注
-
維吾爾族與漢族的習俗區別?
4 2
關(guān)于東盟十國的各種信息?
164 0
東盟十國的歷史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
139 0
形容東南亞風(fēng)景的句子
128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