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body id="lwvve"><output id="lwvve"><xmp id="lwvve"><span id="lwvve"><input id="lwvve"></input></span>

    <label id="lwvve"></label>

    Skip to main content
     首頁 » 風土人情

    陜西人風俗習慣有什么?

    2022年02月18日 07:46:5580

    陜西風俗:
    1、春節(jié)習俗:陜西人一進臘月,就忙和起來了:推上碾子壓糕面,趕上毛驢磨豆腐,蒸黃饃饃,做黃酒,搟雜面,炸油糕,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準備好。在這里還有這樣一種習俗,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“棗牌牌”。“棗牌牌”就是用紅線穿上紅棗、谷草秸秸,上面掛個銅錢,下面墜個鞭炮,掛在孩子的背后,這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。在這里,我還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“頂針”,掛在孩子的脖子上,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,叫“增歲頂針”。每年增加一個,一直到十二歲為止。除夕到了,萬事俱備,貼對聯(lián),打醋炭,掛紅燈,凈院落。打醋炭,是一種獨特的習俗,就是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,再澆上醋。“打醋炭”要在家里的每個角落進行,意為驅(qū)邪,實際上這是一種科學的殺菌消毒的辦法。夜幕降臨,老年人總是虔誠地敬神點香燒紙,領(lǐng)著好奇的孫子們叩頭。大孩子忙著放炮、點火塔塔。細心的婆姨在門邊放上炭塊和冰塊,在門后立個搟杖和刀斧,據(jù)說,這是鎮(zhèn)邪的,在這里叫“守歲”。除夕之夜人們總是睡得很晚。一般家里都徹夜不熄燈,預示四季平安,長命百歲。鍋里放些吃食,這叫“照鍋”,意思是一年不缺吃。

    秧歌拜年是陜北年俗中獨特的風情。春節(jié)期間,村村都組織秧歌隊,挨門逐戶拜年,在這里俗稱“沿門子”。秧歌拜年首先是謁廟、敬神,祈禱一年風調(diào)雨順五谷豐登,然后到各家各戶拜年。秧歌隊每到一戶,傘頭觸景生情,即興創(chuàng)作自編唱詞向主人祝福,如“進了大門抬頭看,六孔石窯齊展展,五谷豐登人興旺,一年四季保平安”。

    2、二月二龍?zhí)ь^:陜西西安地區(qū)這一天,一般是外婆(舅家)給外甥(女)送爆米花及餑餑饃。媽媽會前一天炒好齊子豆,準備給家里人。齊子豆是用油、水和面,然后切成小的立方體,再用油炒了。有的地方會把花生和齊子豆一齊炒。

    3、陜西民歌:陜西民歌是歷代漢族勞動人民在生產(chǎn)實踐和社會實踐中,在各種藝術(shù)形式不斷地相互影響、融合創(chuàng)造、發(fā)展、流傳下來的。一般可以根據(jù)地域及藝術(shù)特點將陜西民歌分為陜北民歌、陜南民歌和關(guān)中民歌。各種地區(qū)的民歌或豪放奔放,或婉轉(zhuǎn)柔美,構(gòu)成了陜西豐富的漢族民間藝術(shù)。陜西民歌的代表,紫陽民歌、蒲城民歌、陜北民歌、鎮(zhèn)巴民歌等均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

    4、陜西十大怪:是指陜西中部的關(guān)中地區(qū)(西安、咸陽、寶雞、渭南、銅川等市)出現(xiàn)的十種奇特民俗習慣。
    面條像褲帶
    鍋盔像鍋蓋
    辣子一道菜
    碗盆難分開
    手帕頭上戴
    房子半邊蓋
    姑娘不對外
    不坐椅蹲起來
    睡覺枕石塊
    秦腔不唱吼起來

    評論列表暫無評論
    發(fā)表評論
    一级特级全黄,韩国毛片在线,阿v网站免费精品,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遵义市| 门源| 子洲县| 彰武县| 卓尼县| 会同县| 南和县| 云林县| 溧水县| 鄂州市| 都江堰市| 喀喇沁旗| 渑池县| 江油市| 贡嘎县| 洛浦县| 闽侯县| 罗源县| 游戏| 高平市| 安泽县| 星座| 永昌县| 革吉县| 义乌市| 库尔勒市| 彰化县| 新丰县| 巨野县| 闻喜县| 桐庐县| 西城区| 五大连池市| 大厂| 托克托县| 将乐县| 福建省| 潢川县| 自贡市| 长春市| 海城市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