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汕民俗文化
潮汕民俗資源豐富,歲時(shí)節俗、禮儀習俗、用品服飾等均有特色,自成體系;既有駟馬拖車(chē)、下山虎、四點(diǎn)金等民俗建筑,又有水布、市藍等民俗用品;既有吃七樣羹、食冬節丸等飲食習俗,也有做四句、吃丁酒、食紅桌、出花園等婚娶、生育習俗;有賽花燈、游標旗、“營(yíng)老爺”等游藝民俗,也有好事送禮成雙,歉事送禮奇數等交際禮儀;有“三山國王”、“天后宮”等的神文化,也有潮語(yǔ)歌曲、潮劇等的民間曲藝文化。以及以“和、愛(ài)、精、潔、思”為特征的潮汕工夫茶。等等
潮汕習俗修花園是什么意思
潮汕地區特有的成人禮。
廣東潮汕地區一種特有的漢族傳統成人禮俗。有15歲男女孩子的家庭,要在陰歷七月初七乞巧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或另?yè)袢諡楹⒆觽滢k三牲果品拜別公婆神(俗稱(chēng)公婆母),表示孩子已經(jīng)長(cháng)大,可以走出花園,不再是終日在花園里玩鬧的孩童了。
其儀式是將三牲果晶合湊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,陳置在俗稱(chēng)“膠掠”(晾曬用的竹箕)上,請出公婆神的神爐,由出花園的孩子跪拜,拜畢,以后就不再拜了。出花園的孩子要穿紅皮屐、吃公雞頭,所有食品都要吃一點(diǎn)。而且是飯桌上最先吃的那個(gè)。
如有幫助請予推薦。